《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商榷
2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就是对具有一定地质可靠程度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可行性评价,并赋予它一定的经济意义,这项工作或这个过程称作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简单地说,就是对矿产资源进行经济意义的类别划分。
当然,完整的第二个层次的分类所涉及的经济意义,也应当是第二个层次的,但是 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 / 储量分类》 却用了第一个层次的经济意义,这只能说明 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 / 储量分类》 既不是第一个层次的,也不是标准的第二个层次的。
作者简介:吴国强,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地质矿产部副部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矿产储量评估师。
笔者认为这种理解与认识,是很不妥当的,值得商榷。据了解,欧美一些国家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在程序上确实不像我国有法规性规定。但是,他们也是从大范围概略了解开始,逐步进入区块的详细勘查,只是掌握上比较灵活。
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利益受损的制度缺陷分析
1、国家通过设立矿权制度和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用使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在法律上和经济上得以实现,然而这种所有权实现形式,忽视了地方政府和矿产资源赋存地居民的资源收益利益,在客观上导致了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配不均衡。
2、再次,以新疆作为典型代表,分析新疆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资源补偿不足和利益受损的表现及后果,并从产权制度、税费制度、资源价格制度、资源管理体制等方面分析现行矿产资源补偿机制的缺陷,通过对中央、地方及企业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博弈分析,指出现行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不足。
3、转型时期体制制度缺陷阻碍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前出现的很多矛盾和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改革不到位和体制不完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粗放,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财税金融体制不健全和企业改革不到位有直接关系;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低效使用,与土地、水和重要矿产资源的产权制度不明晰、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有关。
4、主要能源和矿产资源储量减少,保障程度降低 随着找矿难度增加,加之有效勘查投入不足,我国主要矿产保有查明资源储量增幅不大,绝大多数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增长速度远低于消费量的增长速度,甚至有许多矿产查明资源储量出现多年持续下降。
问题分类与原因分析
其他类型问题还有开采矿种不符、开采方式不符、许可证过期、勘查投入达不到最低要求等。其他问题 除了上面的四类问题外,可能还会发生其他问题,例如,许可证过期、勘查投入达不到最低要求等。
一般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分类:安全性能:地基沉降:主要表现为房子的四周墙体出现45度裂缝,阳台悬挑梁、悬挑板因钢筋设计不合理或表面钢筋下沉; 建筑工程电气系统不合格,电线接触不良引起火灾,接地不良好存在安全隐患;高层排水管未安装防火圈,一旦楼下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问题树分析法是一种从问题出发,层层深入分析的方法。通过构建问题树,将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分解,逐一分析,从而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鱼骨图分析法 鱼骨图分析法是一种图形化的问题分析工具,通过绘制鱼骨图,将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分类和关联,直观地展示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之间的关系。
开发矿产资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并举例说明
1、因此,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一是要注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当地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水)的污染,同时,要注意对矿区的绿化和还原,保护当地的土地资源。并且要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机械化程度不高(国有重点煤矿98%以上,地方国有煤矿20%,乡镇煤矿低于10%),科技含量低,管理跟不上,造成厚煤层采不全,中厚煤层回采率低,薄煤层(0.7m~4m占全省煤炭总量的12%~18%)弃采, 每采1吨煤, 就要付出6吨~8吨煤储量的代价。
3、继续合理开发利用国内矿产资源,加强地质勘查,探明急需矿种储量。2)适当利用国外矿产,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护国内特殊矿种储量。3)努力减少矿产资源所造成的环境代价。必须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有效抑制对矿产资源的乱挖滥采,执行地勘成果有偿使用,做好矿山风险评估。
4、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首先选择一种最适合的开采方法;第二开采过程中应减少损失率,减少贫化率;第三,很多矿产资源是多矿种共生的,应该注意各种矿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第四,对于开采后的矿坑、采空区、塌陷区、废石场或排土场的综合治理。
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
1、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是21世纪非传统矿产资源发现与开发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介绍了非传统矿产资源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非传统矿产资源体系的基本框架。
2、将“非传统矿产资源”作为一个独立的矿产资源领域予以提出和强调,系统地阐述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主要内容包括:非传统矿产资源、非传统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非传统矿业和非传统矿业经济四大方面,建立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理论框架体系。
3、在他的研究生涯中,从最早的突出定量地质研究,到后来提出的“地质体数学特征”、“矿床统计预测”、“科学找矿”、“地质异常”及“非传统矿产资源系统”等都是在一种“求异”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科学探索,都是旨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揭示事物的新面貌。
4、近年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关系出现了“两增两减”的新特点:即矿产品消费迅速增长,超过了生产增长速度;矿产品进口量和进口额迅速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主要大宗紧缺矿产新增资源储量赶不上消耗资源储量,导致保有资源储量不断减少,保障程度降低;主要矿山产能减少,供需矛盾加剧。
5、另外,研发非常规油气资源、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及勘查开发技术。研发低品位、难利用矿产资源以及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产勘查对内对外开放滞后,新的市场主体难以形成,不利于形成有活力的勘查市场。 4 良好的投资融资环境尚待建立 由于矿业权保证程度低,税费混乱,中央和地方政策不协调,矿业活动与土地使用不协调,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的存在,我国矿业投资环境总体并不理想。
2、市场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形成背离和反差,反映出矿产勘查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或规范的问题。 1 矿产勘查的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国内矿产勘查的发展赶不上矿业发展的需要,矿业的发展赶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矿业权市场建设还不完善,矿产勘查开发中的重要经济关系尚未理顺,矿业权管理与地勘队伍改革发展联系不够。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矿产勘查脱节,未能充分调动地勘单位的找矿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