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汇总
1、2024年,针对铜冶炼和铅冶炼行业,有《铜冶炼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与《铅冶炼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发改环资规〔2024〕45号)。 2023年,电解锰和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则引入了《电解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发改环资规〔2023〕61号)。
2、首先,原材料指标方面,应从五个维度构建评估体系: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与可回收利用性。
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修订的,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深入推行清洁生产工作。该指标体系于2023年3月15日开始施行,为烧碱、聚氯乙烯生产企业提供了清洁生产的评价标准和指导。
4、废水产生指标:评估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以及废水中主要水污染物的产生量。 废气产生指标:与废水指标类似,关注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及主要大气污染物的产生量。 固体废物产生指标:评估单位产品主要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5、清洁生产指标一般分为六大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要求。
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内容简介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组织编制了30个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已颁布了30个,见如下清单。
随着全球对氢能利用的关注,以及对清洁生产的需求,使用天然气和氢气炼铁已成为实现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的重要趋势。为了确保这一过程的有效进行,需要足够的天然气和氢气作为燃料。氢能利用项目的研发和技术进步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高效制氢技术。
针对这些因素,公司制定了20个公司级的管理方案,投资1亿元进行污染治理,特别关注工业“三废”的治理,显著提升了厂区环境,使其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
先看该企业属于什么行业,再看有没有这个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若没有标准,看有没有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如果还是没有,及对比同行业其他企业生产水平进行评价。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下情形之一的企业应当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 处于重点行业和重点排放行业的企业,如钢铁、石化、电力等,以及总量控制排放达到一定限值的企业,须实施清洁生产。这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具备较高的环境影响能力,应当承担更大的环保和资源管理责任。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化纤行业(涤沦)》内容主要围绕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展开。旨在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保护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发布了六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标准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此标准将适时进行修订。标准内容涵盖了铜电解企业清洁生产的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能源利用、资源节约、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管理等方面。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主要指的是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指标体系。但不是所有的行业都有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对于没有的行业,需要使用同行业对比,从原辅材料和能源、工艺技术、设备、过程控制、管理、产品、污染物、人员八个方面进行清洁生产评价。清洁生产标准:是所要执行的行业必须参考的依据。
在《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中厚板轧钢)》中,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是基础,强调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以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资源能源利用指标聚焦于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产品指标则强调产品的性能与环保属性的统一,确保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减少环境影响。
导则还规定了格式和体例的具体标准,以确保所有制定的清洁生产标准具有清晰、一致和可操作性。总的来说,《清洁生产标准:制定技术导则》是环保法规实施的重要工具,为各行业制定和实施清洁生产标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是推进绿色生产、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支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