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防汛预案(内蒙古自治区应急预案)

  • 发布时间:2025-01-03
  • 浏览次数:13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的工作动态

1、月7日至8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一行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自治区副主席王玉明和水利厅厅长戈锋等陪同下,先后来到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及呼和浩特市,考察指导防汛抗旱和水利工作。5月8日下午,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新城宾馆会见了陈雷一行。

2、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内设12个职能处(室)办公室协助厅领导处理机关日常工作,协调机关政务工作。负责会议的组织、综合材料的起草和机关文秘、档案、财务、保卫、保密、调研、信息、信访、督查、规章制度建设等工作。

3、《内蒙古水利》(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学会主办宣传水利事业的方针政策,工作任务,信息动态,交流科技成果,经验总结等编辑出版综合性专业期刊《内蒙古水利》,编辑出版内蒙古水利史志等书刊,水利厅宣传工作等。

4、目前,李永春担任着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委办公室的主任职务。据最新动态,他被提名为自治区水利厅的副厅长,并将同时担任党委委员的职务,还将负责自治区水资源管理局的管理工作。这次的任命,显示出他在水利领域将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

5、内蒙古水利杂志是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和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学会共同主管和主办的专业期刊,其国内刊号为CN 15-1148/TV,国际刊号为ISSN 1009-0088。

什么是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1、大暑节气下雨或者大暑节气期间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对于庄稼秋收是有好处的,农民还是希望在大暑节气期间多点雨少点干旱。

2、大暑是否会下雨是不一定的。大暑节气时如果下雨,那么这种凉爽的天气会一直持续到初秋,这个夏天都会很凉爽,凉夏虽好,但是也有弊端,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夏天日照最强烈,所以植物生长最旺盛,如果凉夏,对庄稼的生长极为不利。

3、通知提到,鉴于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对山东省的影响基本结束,全省汛情平稳,水利工程运行正常,根据《山东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经综合会商研判,省防指决定于7月31日15时终止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4、江南、江淮、黄淮局地高温干旱风险较高。七大江河流域可能发生洪水,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城市内涝等风险较高。防御任务繁重,需重点关注四大风险:洪水防御可能面临多线防汛,局地暴雨易引发灾害,中小水库等抗御洪水能力较低,水利工程项目在汛期施工的风险较高。

5、在这些季节,人们需要注意防范洪涝灾害和其他相关的天气风险。衡水明天有大到暴雨,明天夜间开始,华北地区强降雨上线,北京西部、河北中部、河南西部和北部等地出现分散性大雨或暴雨,其中河北衡水、保定和石家庄局地出现大暴雨。伴随着强降雨的到来,华北等地也进入了“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年4月1日起施行。2022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黄河流域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河湖长联席会议,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有关部门、市县政府以及水资源管理机构、治水企业等单位,对本行政区域内涉及黄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生态保护等问题进行协调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规定,国家对黄河流域实行严格的国土空间规划制度,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对黄河流域实行国土空间规划制度,建立健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空间管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时间是2023年。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黄河保护法是中国第二部流域法律,于2022年10月3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此前,中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已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黄河保护审计协调机制是黄河流域保护重要举措之一,其发挥的作用对于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希望有关部门不断完善机制建设,加强对黄河流域保护的各方面工作的监督管理和配合推进,实现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