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规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履行)

  • 发布时间:2024-12-12
  • 浏览次数:29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危害,强化应急救援,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并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自治区内所有消防安全和应急救援活动,涵盖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所有范围。

在内蒙古自治区,针对灭火救援活动,有一系列详细的规章制度以确保高效和安全的执行。首先,根据第四十七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执行灭火任务时,会根据预先制定的预案调派力量,确保灭火救援行动的有序进行。

内蒙古自治区在1995年11月27日的历史时刻,其立法机构——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一项重要的法规,即《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这项法规的出台,旨在规范和强化自治区内的消防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共八章六十五条。《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由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于2022年9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共八章六十五条。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自治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宪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它经济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

内蒙古自治区的消防条例中,关于消防组织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四章。首先,旗县级以上政府有责任按照《城市消防队站建设标准》的要求,设立公安消防队,以确保消防安全和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如果建立公安消防队存在困难,政府可以选择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以满足当地的消防需求。

2022年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规定什么禁止使用明火照明

1、公共娱乐场所。根据2022年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公共娱乐场所禁止使用明火照明、燃放烟花爆竹,违者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2、在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方面,明火照明和燃放烟花爆竹是被严格禁止的,一旦违规,将面临5000元至5万元的罚款。对于大型建设工程和其他特殊施工现场,若未设置临时消防设施、消防车通道,或者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用火、用电及临时建筑,将被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3、本条第一款是对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使用明火的特殊规定。根据本款规定,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原则上一律禁止使用明火。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极易引起火灾,现实生活中许多重大火灾的发生,都是在这些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违章使用明火造成的。因此,法律中明确作出禁止性规定。

4、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履行消防职责的,由有权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第二十一条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

1、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落实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派出机关的消防安全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2、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组织在消防工作中的职责分工,以保障消防安全和应急处理能力。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需统筹城乡消防,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组织实施,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确保消防经费投入,制定应急预案,组织消防宣传教育,并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队。

3、任何单位和公民对违反消防管理、防碍消防安全的行为都有权制止或者向公安消防部门举报。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消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消防组织第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消防队(站)。

4、内蒙古自治区的消防条例中,关于消防组织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四章。首先,旗县级以上政府有责任按照《城市消防队站建设标准》的要求,设立公安消防队,以确保消防安全和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如果建立公安消防队存在困难,政府可以选择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以满足当地的消防需求。

2022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共几章几条?

1、共八章六十五条。《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由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于2022年9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共八章六十五条。

2、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自治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宪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它经济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

3、公共娱乐场所。根据2022年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公共娱乐场所禁止使用明火照明、燃放烟花爆竹,违者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4、《许昌市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条例》于2022年6月27日通过,7月30日获批,并将于1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共六章四十二条,涵盖了总则、消防安全责任、消防设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条例详细规定了各方责任,包括职能部门、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等。

5、经批准录用的消防员,入职训练期满考核合格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衔条例》规定,授予相应消防救援衔,由录用总队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统一分配。工作满规定年限,根据个人能力素质、现实表现和岗位空缺情况,可按规定比例逐级晋升。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危害,强化应急救援,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并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自治区内所有消防安全和应急救援活动,涵盖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所有范围。

内蒙古自治区在1995年11月27日的历史时刻,其立法机构——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一项重要的法规,即《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这项法规的出台,旨在规范和强化自治区内的消防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十九条指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有权调动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参与灭火救援,对于他们在执行外单位任务中消耗的资源,火灾发生地的政府将给予补偿。第五十条强调,当地政府在灭火救援中扮演重要角色,会组织人力和物资支援,必要时会征用车辆、器材等,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归还,对因征用造成的损失给予补偿。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组织在消防工作中的职责分工,以保障消防安全和应急处理能力。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需统筹城乡消防,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组织实施,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确保消防经费投入,制定应急预案,组织消防宣传教育,并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队。